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好奇研究所好奇研究所
雄安考古,又有新发现!
访客
2025-08-05
【好奇研究所】
84人已围观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近日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雄安新区起步区进行了13处文物遗存的考古发掘并通过专家验收,完成发掘面积7500平方米,出土陶、铜、铁、瓷等遗物1900余件套,发现一批仰韶晚期、龙山、夏商、东周、汉代及金元时期重要文化遗存。
据介绍,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考古前置”要求,进一步了解雄安新区起步区区域考古学文化遗存分布范围、特点和文化内涵,切实做好雄安新区文物保护工作,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雄安新区起步区开展了一批考古勘探和发掘项目。截至去年11月,实际考古勘探发掘36个项目,其中已完成并通过验收考古勘探项目35个,已完成并通过验收考古发掘项目13个。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负责人、研究员雷建红介绍,此次雄安新区考古勘探、发掘工作收获颇丰。勘探工作基本了解大先王遗址、郭村遗址等 36 处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遗迹数量分布特点、文化堆积和保存状况、文化内涵等大量信息,为雄安文物保护规划提供科学数据,奠定了下一步考古发掘工作基础。
午方遗址、东牛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各类新石器时代遗物具备多种考古学文化的因素特征,这一区域产生的独特仰韶晚期考古学文化类型,体现了雄安地区史前时期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文化走廊地域特点。
午方西北遗址Ⅰ区、白龙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补充了河北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资料,尤其填补了河北夏早期的考古学空白。
沙窝墓群为一处排列有序、规划布局大型汉代公共墓地,是研究雄安区域汉代社会状况、物质生活和丧葬习俗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为雄安新区“大南阳”考古提供了鲜活实物资料。东小里—白龙墓群出土器物较为丰富,是雄安新区为数不多的大型汉代墓群之一,有助于了解汉代白洋淀地区平民阶层的丧葬习俗,以及家族群体交流、演变、融合情况。
张六西遗址发现多座宋金时期陶窑,是一处手工作坊遗址,填补了雄安新区手工业考古的空白,推动了白洋淀地区中古时期手工业考古研究的开展;郭村遗址、羊定遗址文化内涵较为丰富,是雄安首次金元时期墓葬考古发掘,为研究宋金元时期白洋淀区域基层聚落分布特点、生业模式、丧葬习俗等问题提供重要资料。
Tags:
相关文章
- 2003年,内蒙古出土血红棺材,掀开女尸面纱后考古人员:危险,撤
- 盗亦有道?盗墓贼将无价扁鹊医书扔掉后,被考古专家挖出欣喜若狂
- 安徽发现西汉诸侯王古墓,里面有一唐朝古碗,难道是穿越了吗?
- 奇怪土壤引出千年古墓 陪葬妃嫔骸骨出土 尽诉前世悲凉
- 陕西的一座古墓,历史上40万人都没有挖开,震动了整个盗墓界
- 中国“地中”:考古印证历史 难怪古人说“影差一寸,地差千里”
- 世界级别的神秘考古发现 其中中国的一项是最神秘的 外国人都羡
- 文物部门认为此地考古价值并不大 后来发现竟是商周时期的祭祀坑
- 2016年 浙江一古井忽传闹鬼 考古队挖掘12天 捞出100多件国宝
- 无名古墓中出土大量竹简 专家激动地跳起来 千年之谜由此告破
热门文章
